欢迎访问重庆城市新闻  今天是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父母这些行为,正在培养一个不自信的孩子



做一个不扫兴的家长,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,享受当下的快乐,才是真正的“为孩子着想”。

作者 | 烟花三月

最近有位妈妈发了一段视频,引来网友的怒斥。

原来,14岁的女孩精心准备了四菜一汤作为午餐,有番茄炒蛋、青椒火腿、酸辣无骨凤爪、炒青菜和玉米排骨汤。

她给妈妈盛了蛋炒饭,还准备了西柚作为饭后水果。

女孩忙碌了一上午,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妈妈的赞许和好评。



可是,妈妈的反应太出人意料,她没有丝毫开心,一边拍视频一边责备:

“我是要表扬你吗?你中午跟我整这么多菜,我们俩怎么吃啊?”

妈妈还把视频发到网上,继续吐槽她这个“没有数”的女儿:

“十四岁的女儿做的午餐,十一点给我做好了!我该表扬吗?又要浪费了!”

但网友们都不买妈妈的账,一致力挺女孩:

“天......心疼女儿一波,这么会做饭还要被埋怨。”
“我荤素搭配地做这样的四菜一汤,去孝敬我老爸老妈。那么这事够我老爸老妈在外面吹一年了。”
“我要是这个小妹妹我得委屈死,遇到这样扫兴的母亲,没有一句夸奖,还要变着法地阴阳。”

是啊,在女孩忙碌的时候,其他同龄孩子可能正翘着二郎腿、吃着零食、玩着手游呢,父母喊他吃饭喊10遍,他不回一句,更别说让他做饭了。

即便确实觉得孩子做菜多了,那也可以换种语气说话,而不是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话,戳伤孩子的一片真心。

不禁想起这样一段话:

“有的家长仿佛有一种魔力,孩子向他们分享快乐,快乐就会消失;向他们倾诉烦恼,烦恼就会加倍。”

确实,“扫兴式”育儿的父母,最擅长在孩子的兴头上洒下一盆冷水,让孩子的兴致瞬间全无。

可它的负面影响从来不是一时的,而是羁绊孩子一生的。



“扫兴”教育,剥夺孩子的快乐

《我亲爱的甜橙树》一书中,小男孩泽泽渴望爱和温柔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泽泽出生在一个孩子众多、经济拮据的家庭,他不想总是看父母愁眉不展的样子,所以想尽办法讨父母的欢心,尤其是爸爸的。

他看到爸爸因为失业而闷闷不乐,决定唱首歌让爸爸开心一下。

然而,爸爸根本无心听歌,更不理解泽泽的心意。

泽泽还没唱两句就触发了爸爸的暴脾气,爸爸连吼带骂把泽泽揍了一顿。



泽泽的旧伤上叠加新伤,心凉透了。

从此,那个能在沉闷的日子里寻找快乐的男孩消失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闷寡言、丧失活力的躯壳。

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本能,但“扫兴”教育的存在,让快乐消失了,亲子关系自然也不会和谐。

前几天,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#这就是我屏蔽父母的原因#,引发广泛讨论。

网友在视频里展现了屏蔽父母的原因。



小时候,她画了一幅很满意的画,希望得到爸爸的夸奖,爸爸却冷冷地说:

“你画这些有什么用?将来又不能靠这个吃饭?”

她拿搞笑的视频给爸妈看,爸爸斥责:

“大晚上笑那么大声干嘛?就知道瞎嚷嚷。”

她给妈妈看自己旅游的照片,妈妈却嫌弃她的笑容:

“你说你老抿嘴笑干嘛,多不好看啊。”

渐渐地,女孩不再和父母分享日常,回到家总是很快躲进自己的房间,父母又指责她冷漠。

如果问父母“你希望孩子能快乐地生活吗?”

相信没有父母会给出否定的答案。

然而事实是,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力。

每当孩子开心时,父母就如临大敌,急忙泼泼冷水、敲打鞭策,生怕孩子得意忘形。

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慢慢遏制体内的欢快因子,生出“我不配快乐”的认知。



“扫兴”教育,让孩子被内耗所困

发小艺茹就深受“扫兴”教育的荼毒,长大成人后依然饱受余毒的折磨。

她鼓足勇气报名参加校合唱团的选拔,妈妈一脸嘲讽:

“你还是别去了,就你那破锣嗓子,上去还不够丢人的。”

她起早贪黑刻苦学习,终于在期末考试中逆袭成为班级第二名,以为会得到父母夸赞。

结果妈妈皱皱眉头说:“没什么可高兴的,距离第一名还远呢。”

爸爸也附和:“就是,真有本事你早考第一名了。”

在父母长期的冷嘲热讽中,艺茹逐渐迷失了自我,真的认为自己有很多不足,更不配优秀。

教育专家周宏说:

“中国的多数父母,食指太发达,动不动就指着孩子挑缺点。”

父母脱口而出的那些扫兴的、贬低的话,都会变成利刃,削掉孩子的自尊、自信和勇气,留下终生无法愈合的伤口。

长大后,艺茹时常情绪低落,自我怀疑,陷入拧巴、自卑的泥淖。

在婚姻中,她遭遇背叛,却没有勇气离开出轨的丈夫,一次次被伤害,又一次次选择原谅。

因为在她的认知中,不幸的婚姻一定不是一个人的错,她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在工作上,她精心策划的方案被同事抄袭,却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,一番思想斗争后选择暗暗吃下哑巴亏。

想起心理大师吉利根说过的一句话:“父母,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。”

的确,只有父母不扫孩子的兴,孩子才会在父母的积极反馈中,学会不扫自己的兴。

在冲突来临时,孩子才不会和自己对抗,不让自己在内耗中沉沦。



“扫兴”教育,逼走孩子的内驱力

曾看过一个视频,视频中女孩努力拉着小提琴,她要为妈妈献上生日礼物——小提琴演奏《生日快乐歌》。

她以为妈妈会抑制不住高兴地惊呼:“我的天,是生日快乐歌耶!”



然而,妈妈的第一句话却是:“你可以拉得更好的。”

女孩据理力争,只为得到妈妈的一个好评。

妈妈仍不住地批评,严词厉色:“在你表现最好的时候,才能得到我的认可。”

妈妈给出的是多么令人窒息的回应,女孩的一腔热情瞬间降至冰点。

最后,女孩只能无奈地说:“我再也不想拉小提琴了。”

这位妈妈本意是想督促孩子进步,但方式用错了。

“扫兴”教育带来的不是动力,而是阻力,会逼走孩子的内驱力。

《心理访谈》节目报道的“资深啃老族”范成金的故事,让人唏嘘不已。

父母对范成金寄予厚望,为了让她不骄傲、有出息,父母经常挑剔她、否定她。



她刚学会写字,爸爸就指着作业本说:“你写的什么玩意?丑得要死?快擦了重写。”

她兴高采烈地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分享给妈妈,妈妈却道:“有啥用?看书去!”

大专毕业后,她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,妈妈指着鼻子骂她:

“高中毕业都能干的活,我们的辛苦白费了。你将来成事了,我给你跪下。你成事了,狗都能成事。”

终于,范成金在父母的打击和否定中越来越失去动力,最后,她不再找工作,啃老10年之久。

现实生活中,不乏这样的父母:

他们一边打击着孩子的兴趣,一边又抱怨孩子没有内驱力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。

其实,孩子的内驱力是在父母的不扫兴、不否定,允许和尊重中生成并慢慢凝聚的。

允许孩子做喜欢的事情,不断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,不需要父母的加压和鞭策,孩子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勇气去乘风破浪。



父母懂得共情,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

之前,微博上有个“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”的视频,感动无数网友。

视频中,女孩辞职没有收入,在父母租住的房子里打地铺,父母理解她,从未对她冷言冷语。



女孩大半夜嘴馋了,妈妈会和她一起下楼买吃的,冰淇淋也好,夜宵零食也好,只要是女儿喜欢的,妈妈都奉陪到底;

女孩突发奇想化了一个奇怪的妆容,爸爸看后不会指责,只会陪着女儿哈哈大笑;

女孩买回礼物或是带父母出去吃大餐,父母从不抱怨女儿浪费,而是开心享用;



他们总能像朋友一样聊天,还会分享有趣的事和好喝的奶茶......

女孩家并不富裕,但很多网友发出羡慕的感慨:

“你在精神上的富足超越了很多人。”
“这个视频比富二代炫富晒包,更让我羡慕。”

确实,能够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理解和支持,无疑是孩子最幸福不过的事了。

《共情力》一书中说:

“如果没有共情,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找支持、鼓励、温存和爱。”

不扫兴的父母是深深懂得共情的父母,他们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报以最大的感同身受。

懂得共情的父母,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。

愿父母们努力尊重孩子的喜恶,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;

愿孩子们在父母的助力下,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一往无前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重庆城市新闻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